
專利侵權訴訟: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因此,專利權人發現他人實施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時,可以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根據《專利法》第六十八條和《民法通則》規定,專利訴訟,侵權專利權訴訟的訴訟時效為兩年,侵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有專利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情形的,適應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
專利侵權訴訟的訴訟管轄地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中級人民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專利侵權訴訟的管轄法院一是依被告住所地確定管轄法院,二是依侵權行為地確定管轄法院,侵權行為地不僅包括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也包括侵權結果的發生地,侵權行為地包括生產制造所在地、銷售所在地等。
專利侵權訴訟的賠償按以下原則處理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專利侵權訴訟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1
查明專利侵權基本事實,明確侵權行為人(被告)
2
估算專利侵權利益損失,確定專利侵權賠償數額
3
準備專利侵權證據證明材料,撰寫民事起訴狀
4
正確選擇管轄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5
綜合考慮訴前措施,應對專利無效宣告